投資上常有否極泰來或是盛極而衰之類的循環, 當某種投資術/某些股票........被過分地追捧/遺棄時, 很可能趨勢就會翻轉, 我在想, ETF會不會也有此魔咒
先看到這則新聞
台股基金縮水 爆產業危機
台股基金的規模, 從2007年的4372億, 到這篇報導2017年的1768億, 縮水了六成, 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便是指數化投資工具的興起
無論是理財雜誌或是理財書, 這幾年都常見到主動投資無法打敗被動投資的數據, 就連巴菲特也公開推薦指數型基金
如果把主動式基金當成投資人的群體, 而主動式基金的報酬率平均, 應該也會接近於指數, 但扣除高昂的管理費用後, 每年累積2~5%的耗損, 長期下來便會造成相當大的差距
回到指數型基金, 表面上是依據指數成分被動式的投入, 隨著投入的資金增加, 指數型基金被動把資金投入到指數成分股中, 在這樣的循環裡, 造成資金集中化效應, 持續推高指數成分股, 只要資金充沛, 這樣的情形就會持續下去
這幾年來, 尤其是去年, 擇股擇時的投資人, 堅持只買進"便宜"的中小型股, 要追上指數就已經相當辛苦, 但就是不受資金的青睞, 被動型基金不買, 主動型基金的萎縮, 量價都相對低迷, 事情總是有一體兩面, 往好處想, 就是這些股票相對於指數成分股會顯得更有價值一些, 與指數漲跌的關係也會低一些, 此外, 當資金退潮時, 被動式基金淨值的消退將會比過去快得多
為什麼會想做比較累的主動性投資, 無非是無法滿足於被動投資的報酬率, 以及自己掌握投資組合的感覺, 2013年是小型股最美好的一年, 也可能期待那種快感的重現吧!
兄台事情看得很清楚!
回覆刪除